
居高不下的房价固然是催生伦敦“水居族”的外因之一,但并不是唯一因素。有些人迫于生活压力而选择水居,有些人想在漂泊中寻找归属感,而有些“不差钱”的富人则想体验一下水上生活的别样乐趣。不过,这种新型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航道管理者的限制。
作为一名资深“水居族”,英国自由撰稿人亚当·韦茅斯已经在伦敦的河道上生活4年,对那些与他一样住在船里的人群颇为熟悉。韦茅斯总结,伦敦水上的船屋是一个“混合社区”。既有已经在水上生活了数十年的“老住户”,也有一些初来乍到的年轻人。有些人无处可去,被迫水居,有些人则主动选择船屋,比如一些负担不起伦敦高昂生活成本的人。
还有一些生活优越的伦敦富人同样选择在水上给自己安家。他们购买设备齐全、内饰豪华、宽敞舒适的中小型游船,享受都市生活之外的自然风光。
韦茅斯调查后发现,选择住在水上的伦敦人正在增加。2014年,大伦敦地区没有固定停泊点的“持续巡航”船只数量激增34%。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“持续巡航”船只已有4904艘。
不过,眼下负责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3500公里河道的“运河和河流信托基金”新近出台新规,着力整治无固定停泊点船只。
这一机构认为,伦敦的河道太过拥挤,他们不希望船主停留在某些特定区域。韦茅斯正利用社交媒体、发表文章等各种途径为“水居族”的权益摇旗呐喊。
不过,他对未来的生活忧心忡忡,担心终有一天,住在船上的人们将不得不远离工作地点、家人和孩子的学校,生活愈加艰辛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